康德說:人只有通過教育才能成為人。很多教育者也都認同,教育最重要最本質的特徵就是讓人成為人。何為人?成為一個有人性的人。沒有人性的人那就不是人。大學教育呢,是讓一個人成為最好版本的自己,成為更好的自己。
想做教育者,那在成為教育者之前,請先讓自己成為一個人。現在的專業知識、技能培訓都是一些職業的技術訓練,本來是培訓職業人的,但現在少了成為人的教育,這些僅學了專業技術的,隻能稱之為社嘼,社會危害是顯而易見的,過去未來總會出現一些禍患。
比較喜歡耶魯大學的理念,教育不教知識和技能卻能讓人勝任任何學科和職業。幼時,就要學習如何生活,培養孩子的愛心和責任心,培養孩子批判性獨立思考的能力,並為今後終身學習打下基礎。生命的教育,自由的精神、公民的責任、遠大的志向。孩子在成人後可以自由地發揮個人潛質,自由地選擇學習方向,不為功利所累,為生命的成長確定方向,為社會、為人類的進步做出貢獻。
也許教育不能改變生活環境,但卻能改變人的思維方式,時刻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識,生活由“我”掌控。這種有意識的思維方式,能讓自己活得幸福快樂。子曰:賢哉,回也!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,回也不改其樂。賢哉,回也!子曰:飯疏食,飲水,曲肱而枕之,樂亦在其中矣。不義而富且貴,於我如浮雲。